中國因缺乏對以色列的支持而付出沉重代價——最大的贏家是獲得相互支持的台灣。在一次「跨黨派」行動中,72名國會議員簽署了一項聲明,呼籲將台灣納入國際論壇——儘管中國對其中一些人施加壓力並威脅禁止入境。聲明發起人說:「台灣是以色列真正的朋友。」
來自執政聯盟和反對派的72名國會議員今天(週四)簽署了一項聲明,表示:「系統性且不合理地將台灣排除在國際論壇之外是國際上不負責任的行為。」這項聲明是在台灣自10月7日大屠殺以來一直支持以色列的背景下發布的。聲明發起人國會議員博阿茲·托波羅夫斯基說:「台灣是以色列真正的朋友,不懼怕在言語和行動上都展現這種友誼。」
國會議員奧哈德·塔爾、台灣代表艾比·李和國會議員博阿茲·托波羅夫斯基。
來自未來黨的國會議員博阿茲·托波羅夫斯基是以色列-台灣議會友好協會主席。來自宗教錫安主義黨的國會議員奧哈德·塔爾加入了他的聲明,與來自所有派系(除阿拉伯派系外)的70名國會議員一起呼籲將台灣整合到國際論壇和組織中,重點關注健康、交通、環境品質和人權。
國會議員的聲明表示:「台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致力於在充滿挑戰的地緣政治環境中推動自由、平等、人權和法治等價值觀。我們強烈反對系統性、不合理且不負責任地將台灣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和氣候變化公約(UNFCCC)等組織之外,特別是考慮到台灣在危機時期的傑出貢獻,例如COVID-19危機期間,台灣在尋找解決方案和協助其他國家方面是全球領導者。」
國會議員進一步強調,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並不違背以色列政府承諾的「一個中國」政策。相反,這種支持是對台灣支持以色列的感謝表達,也是對台灣對全球福祉貢獻的實際認可。然而,儘管有這樣的澄清,據悉一些國會議員報告稱受到中國不簽署聲明的壓力——包括禁止入境的威脅。
在背景中,中國自10月7日以來對以色列的態度一直冷淡。中國反復選擇發布譴責以色列在戰爭中行動的聲明,甚至拒絕為從加薩獲救的人質諾亞·阿爾加馬尼的釋放採取行動。諾亞已故的母親莉奧拉是中國人。因此,中國正在失去以色列公眾的支持,相反——台灣正在獲得支持。
台灣是最早表達對以色列支持並毫無保留地站在其一邊的國家之一,對加強以色列的安全和民間韌性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包括捐贈180萬謝克爾用於建立衛星通信系統,包括設備和統一的緊急指揮中心,以加強地方當局的城市安全和防務需求。
在馬日達爾沙姆斯大屠殺之後,台灣政府捐贈了18.7萬謝克爾來促進德魯茲社區復員軍人的發展。此外,它與帕爾馬希姆基布茲合作建立了一個罕見的項目,其中海上韌性農場協助康復加薩包圍圈居民、10月7日大屠殺受害者及其家屬。甚至在以色列-伊朗戰爭期間,台灣也向巴特亞姆的受害者和ZAKA捐贈了120萬謝克爾。
聲明發起人托波羅夫斯基議員說:「以色列將永遠記住在困難時刻站在其身邊的人。10月7日之後,台灣是最早站在以色列一邊的國家之一,並從那時起一直支持我們。它在政治舞台上支持以色列並促進對受害者的援助,致力於建立韌性中心,促進健康和教育等等。國會議員看到了這一點,以及人權和民主的共同價值觀。」
托波羅夫斯基議員進一步補充說,他「為大多數國會議員表達對台灣的感謝和對其持續積極國際參與的支持感到自豪」,並呼籲「以色列的商業、學術和公共社區與台灣合作,對於創新和進步是指路明燈的台灣,非常渴望深化與我們的合作。」
奧哈德·塔爾議員也就聲明中台灣的重要性發表了看法:「台灣是以色列真正的朋友,不懼怕在言語和行動上都展現這種友誼。以色列和台灣有許多共同利益,它一次又一次地證明對以色列的支持,特別是自戰爭開始以來。」他說:「這是我們展現對台灣巨大感謝並站在其身邊,為我們共同繁榮的機會。」
台灣駐以色列代表艾比·李歡迎這項倡議:「我謹代表台灣人民和政府,感謝您們在國會的跨黨派支持。聯合聲明不僅是對您們對民主一貫支持的有力證明,也是對台灣在國際事務中貢獻的認可和對其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的明確支持。」
艾比·李補充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步驟,不僅向台灣人民,也向世界所有民主國家發出了強有力的信息——在威權政權施壓日益增加的時代,民主國家必須團結一致,發出同一個聲音。」代表說,國會議員的呼籲令人鼓舞,因為他們希望在「經濟、技術和人際」領域深化與台灣的關係。
她還說,期待關係「會發展,我們的友誼會共同繁榮,基於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最後,代表要求:「認可那些不僅在這項決定中——而且在多年來一直舉著台灣旗幟的國會議員們的勇氣與偉大胸懷。」
[原文來源:https://www.ynet.co.il/news/article/skvmpdjpxg]